您的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社员创业故事
发布时间:2017-12-16 10:40:43    点击:1799次    [关闭本页]

 

                          社员创业故事

助残创业 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奖节能环境特别奖获得者张同顺,是濮阳县五星乡石佛营村的农民,幼年患小儿麻痹症致腿脚残疾,曾在县剧团当琴师多年,2009年,张琴师改行在家办起拖把扫帚加工厂,他坚持“质量第一、价格实惠、诚信合作”的理念,很快打开了产品销路。贷款互助社根据他的实际需求,先后给他贷款3万元,增加了他的生产能力,扩大了产品销售,带动村邻10多名妇女也加入了他的作坊做工,他的家庭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

小额贷款圆了我的创业梦 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协会微型创业奖乡村农业类二等奖获得者马献民 是清丰县古城乡张六村的农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因缺少资金制约创业的他在2010年9月的一天,听到了新成立了贷款互助社清丰分社成立的消息后,随即到社里了解情况,并申请借款二万元用于收购作物秸秆打包,保证了收购所需。第二年他又借款三万元,包地15亩种植山药。由于是社员,该笔贷款两天之内就顺利发放。在小额信贷的扶持下,马献民不到两年就成了村里创业致富的带头人,他的项目用工,都是农村妇女,同时还推动自己的村子成立了一个互助中心(村银行)。他感动的说:“咱是个普通的农民,在银行没关系、没熟人,很难获得贷款支持。贷款互助合作社的小额信贷让我重拾了干事业的决心。咱们不在乎自己房子盖得有多好,只要能获得本村人的认可和尊重就满足了。我的愿望就是:更多的人能够像我一样方便的获得小额信贷支持,更早的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村里的互助中心让大家都有事做了。组织高新区蔡王合村成立互助中心后,村里许多人都忙活起来了。村民孙克勇因为养猪需要流动资金,找过银行,跑多少次,还给人家送了2000元钱,也没贷出来。村里发动成立互助中心,开始也不相信。有两户贷了以后,感觉很方便,他也就加入了。他的养殖规模由原来的20头发展到100多头。他高兴地说,“加入互助社,用钱不用再求人了!”苦于手头资金少的村民蔡保军,想买农用车还缺5000元,从互助社解决了,通过给工地送料、贩青菜水果,增加了收入来源。他说:“互助社助我发家,我要保证按期还款”。程鹏,贷款2万,加上自有资金共8万,购置一辆运货车,现在他再也闲不住了,运输业务跑不完,每月都能还本付息。庞相卿,过去常年在南方打工,有了互助社资金作保后,回乡创业变为现实。现在,他已是广丰建材有限公司的老总了,在南方务工学到的技术专长有了用武之地,公司资产上百万,员工几十人。它是蔡王合互助中心社员,入社股金两万,随时可获得10万元以内的贷款,接住门窗装修的业务后进料不再作难了。去年5月,老外来村里考察还与他聊了一通。

孩子结婚也能贷款 濮阳县柳屯镇官仁店村村民张连顺,妻子患病刚刚做过手术,外债未清却又赶上孩子结婚,找信用社、邮政储蓄要求贷款,均未如愿。邻居们你五十,我一百,他一千的帮忙凑钱,还是差一些。后来经村退休教师张玉良介绍,贷款互助社为其办理担保借款1.5万元,期限一年。张连顺的资金难题解决了,2010年麦收后还款5000元,贷款到期前又用打工收入还清了借款。

人死账不坏 许屯中心社员许石河,因孩子结婚2009 年 1 月13日借款1万元,当年10月在山西打工期间因病死亡,同行的社员随即把他的情况告诉了分社。村中心社长、担保人在料理后事的过程中与借款人家属共同商定由其儿子还款的计划,传统银行无法解决的死亡绝户借款最后提前还清。

社员协商流转土地还款 借款人曹某,也是许屯互助中心的一名社员。2007年5 月在互助社借款1千元给孩子交学费,借款到期前他在外地打工,寄回家还贷款的钱被侄子挪用,导致贷款无法归还,后来与担保人、中心社长协商一致,采取了首先由担保人代还的办法,保证贷款到期还上,然后曹某将自家一部分耕地转让给担保人种,按每季500元抵账,等全部抵偿清担保人代还的贷款后,再将耕地还给曹某,结果,不到一年就还清了贷款。

团购省钱又省力 往年,许屯村村民曹广军买化肥得开车去五里之外的集市上,光油钱和工钱就得30多元。贷款互助社许屯村互助中心2006年成立后,根据社员“三夏”生产的需要,贷款互助社先后协调市农资公司、市种子公司为社员组织了化肥和良种团购,互助社组织化肥团购让曹广军每袋复合肥省了15元,夏季追肥用了7袋,加上不用跑腿,他就节省了135元。那一年,仅许屯村夏秋两季四次种子和化肥团购,社员们就节支增收45050元,每户平均收益100元以上。许屯互助中心社员在三个月时间内达到90户,年底前许屯村周边的30个村相继成立了互助中心。

  因为缺钱误终身。濮阳县鲁河乡许屯村民杨国军有个刻骨铭心的事,就是他的三弟寒窗苦读,厚积薄发,以七门课程八个第一的优异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但是当时学校规定:必须一次性把三年学费全部付清,共八千余元,毕业后可直接分配工作,在那个一考定终身的年代,这绝对是千载难逢!当时为了给三弟筹钱,杨国军把所有沾边不沾边的亲戚朋友都求了,能借不能借的钱都借了,后来又去柳屯,鲁河等信用社找熟人,托关系,高息贷出1400块钱,最后总筹5000余元,最终还是眼巴巴的看着录取通知书的报到时间过去,错过了这次鲤鱼跃龙门的机会,从此,三弟的位置定格在了农村,身份定格成了农民,满腹经纶而无用武之地。十几年过去了,这件事始终是家人内心深处永远不愿触及的痛。然而,2016年的冬天,杨国军在家搞养殖,又一次遇到了资金周转难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村互助中心说明了一下情况,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就来老杨家做家庭调查,签合同,还把现金递到了家里,当时老杨激动不已,握着信贷人员的手说:“互助社这么方便,怎么不早成立几年啊......”

Copyright © 2013-2025  濮阳市农村贷款互助合作社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豫ICP备09000028号
咨询电话:0393-6633522__监督电话:0393-6633522、13103632341   网站管理
地址:濮阳市中原路与金堤路交叉口东100米路南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51LA统计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客服